IT之家 8 月 28 日消息 8 月 27 日,財政部調研小組發布 2021 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。
報告顯示,上半年我國能源保障能力持續提升,詳情如下
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。堅持平緩補貼退坡力度,2021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 2020 年基礎上退坡 20%,并保持技術指標體系和技術要求門檻總體穩定。
優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,下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預算 890 億元,支持光伏、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。
加快補貼清單公布確權,紓解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融資難題。2021 年起,新增集中式光伏電站、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和陸上風電項目實現平價上網,將進入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新階段。
強化違法監管,明確對排放不達標的生物質發電項目相應暫停、核減補貼資金,倒逼企業加強排放治理、實現排放達標,確保補貼資金安全有效。支持非常規天然氣開采。下達 2021 年清潔能源發展專項資金預算 60.1 億元,按照“多增多補、冬增多補”的原則,采取增量考核的梯級獎勵方式,鼓勵地方和企業多產氣。
光伏發電是將太陽能資源轉換為潔凈的可再生電能,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。和傳統能源發電相比,光伏發電具有無枯竭危險、安全無噪聲、無污染排放等優勢,成為我國推進能源革命、應對氣候變化、實現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的重要途徑之一。
IT之家了解到,上半年,綠色低碳能源持續發展壯大,風電、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同比增長 34.7%、23.7%。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120.6 萬輛,同比增長 139%。天然氣產量增長 10.9%,其中頁巖氣產量增長 25%。
來源IT之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