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北海日報在《北海打造六大工業產業集群初見成效》一文中提到
北海市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、政府的決策部署,按照“強龍頭、補鏈條、聚集群”思路,編制“產業樹全景圖”,培植“工業樹”、打造“產業林”,按圖索驥精準招商,三年來共引進工業項目382個,初步形成了綠色化工、電子信息、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、新材料及高端設備制造、高端造紙、能源等六大工業產業集群基本框架。項目總投資達5600億元,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將達7800億元。
其中,北海市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產業主要分布在鐵山港(臨海)工業園區與龍港新區鐵山港東港產業園。
以信義公司、新福興公司等企業為龍頭,加快太陽能光伏玻璃項目、玻璃生產配套暨傳統鹽化工升級改造項目等項目落地建設。今年,信義玻璃一期6條生產線全部達產,啟動建設二期6條生產線,盡快開工建設配套產業園。
自2020年光伏玻璃價格大漲以來,大量“新玩家”宣布進軍光伏玻璃,投資額高達數十億,甚至上百億,對光伏玻璃現有市場格局產生一定沖擊。迫使部分龍頭企業降低光伏玻璃價格來抵御沖擊,對上半年光伏產業發展有一定的利好。
但從長遠來看,光伏玻璃想要回歸至2020年未漲價之前的價格,還是需要企業在不造成產能過剩的前提下,合理增加產能。本次廣西北海市高達數千億的產業園規劃,不僅對光伏玻璃企業的擴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,且有利于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!